吊带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吊带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瞧一瞧:小寒时节如何全面养生

发布时间:2022-04-24 14:26:03 阅读: 来源:吊带厂家
小寒时节如何全面养生

发布时间:2014-11-2111:59来源:快养生网

内容:

每年1月5日前后是小寒节气。

民间有谚语:小寒大寒,冷成冰团。从字面上理解,大寒冷于小寒,但在气象记录中,小寒却比大寒冷,是全年24节气中最冷的节气。

人们经过春、夏、秋的消耗后,脏腑的阴阳气血有所偏衰,合理进补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,抵御严寒侵袭,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,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。

or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《养生药膳》

补气养血腊八粥

小寒饮食中最大的特色是腊八粥。

传统的做法是用黄米、白米、江米、小米、菱角米、栗子、红豇豆、去皮枣泥等,合水煮熟,桃仁、杏仁、瓜子、花生、松子及白糖、红糖、葡萄干等作为配料。通常只需要取其中数种熬粥即可。

清《粥谱》认为,腊八粥是“食疗”佳品,和胃、补脾、养心、清肺、益肾、利肝、消渴、明目、通便、安神、防止便秘、养颜美容。

多吃梨调肺降火

冬季因室内温暖,天气干燥,很容易上火,所以梨就成为最佳的水果。

医书记载性寒,味甘,微酸,入肺胃心肝经。

主治热嗽,止渴,治中风不语,止心烦、气喘。能调肺凉心,消痰降火,解疮毒。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。

多吃山楂防疾病

临近年关,应酬多了,肚里油水也多起来,胃肠可能有点吃不消了。

在小寒节气前后,可以选择食用一些山楂,其最重要的功效是健胃、消积,中药中有名的焦三仙(助消化、治腹泻的常用方剂),山楂即是其中“一仙”。

山楂,活血化淤,有助于解除局部淤血,对跌打损伤有辅助疗效。山楂色红入血,消瘀血、去瘀滞,历代医家均有用山楂治妇人产后腹痛、血瘀疼痛及难产的记载。

中医认为,山楂只消不补,脾胃虚弱者楂应有所节制。尤其是儿童,长时间贪食山楂,对牙齿生长不利,食用后要及时漱口刷牙,以防伤害牙齿。孕妇莫吃山楂!山楂破血散淤,刺激子宫收缩,可能诱发流产。

喝鸽蛋汤补肝肾

原料:枸杞、黄精各10克,鸽蛋4个,冰糖适量。

将枸杞、黄精洗净切碎,待用。锅中注入清水,加入以上食材,煮沸后约15分钟把鸽蛋打破后逐个下锅内,冰糖入锅同煮至熟。润沛滋阴。

or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《正安医嘱》

时逢“小寒”话养生

小寒是第二十三个节气,在公历1月5-7日之间,太阳位于黄经285°。对于中国而言,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。

在“小寒”莅临之际,我们怎样把握养生的原则呢?

《黄帝内经•素问•四季调神大论》精辟明确地指出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,以敛阴护阳为根本。

潜藏阳气包涵了起居、饮食乃至情志等方面,人们的状态应如同蛰虫一样,保持身心的平静,减少张扬,养精蓄锐,等待春季适宜的气候破茧而出。

如果冬日泄了阳气,春天易生温病。基于此,冬季养生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
《起居保健》

《黄帝内经》起居调养强调了“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。也就是说,在寒冷的冬季,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。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,阴精蓄积。

而衣着的过少过薄、室温过低即易感冒又耗阳气。反之,衣着过多过厚,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,阳气不得潜藏,寒邪易于侵入。穿衣要讲“衣服气候”,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℃~33℃,这种理想的“衣服气候”,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。

其次,要注重双脚的保暖。中医认为,足部受寒,势必影响内脏,可引致腹泻、月经不调、阳痿、腰腿痛等病症,脚要保暖,睡前要用温水洗脚,并搓脚心100-200次,以补肾健脑。

“寒为阴邪,常伤阳气”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,赐予自然界光明于温暖,失去他万物无法生存。

同样,人体如果没有阳气,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,现代医学也认为,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,应注意防寒,如冠心病因寒冷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;同时应节制房事,《寿世保元》中指出:“精乃肾之主,冬季养生应节制房事,不能恣其情欲,伤其肾精。”

故应节嗜欲,止声色,调摄精神,使人阴阳协调,气血冲和,所以,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“养藏”。

or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《精神调养》

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“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以有得”力求其静,控制情志活动,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,含而不露,避免烦扰,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。

冬季受到使用火炉、暖气、气候干燥等方面的影响,人容易“上火”,情绪也易发生变化。

中医认为怒则气上,扰动阳气,因此,冬季要注意情绪调节。

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,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,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、懒散嗜睡、昏昏沉沉等现象,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。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,尤其是女性。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,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。

《饮食调养》

根据中医“秋冬养阴”“无扰乎阳”“虚则补之,寒者温之”的原则,在冬季膳食原则中应多吃温性的食物进行调理,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。

肾主咸味,心主苦味,咸能胜苦,故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,遵循“少食咸,多食苦”的原则,以补心气、固肾气。

元代忽思慧所著《饮膳正要》曰:“……冬气寒,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。”也就是说,少食生冷,但也不宜躁热,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,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。

可选食:糙米、玉米、小麦、黑豆、豌豆等榖豆类;青菜、豆腐、木耳、核桃、大枣、栗子、梨、苹果、桔子、香蕉、山楂、甘蔗、红薯、生姜、韭菜、大蒜、花椰菜等蔬果;

民谚云:冬朝勿空心,夏夜勿饱食。因此,早上可煨生姜服少许,以驱风御寒。

对于身体虚弱、慢性病患者,冬季也是运用中药汤药或膏方调理的好时机,俗语云“冬天进补,春来打虎”。

小寒因处隆冬,土气旺,肾气弱,因此,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,补心助肺,调理肾脏。池晓玲说,所谓“三九补一冬”,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。

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、牛肉、芝麻、核桃、杏仁、瓜子、花生、棒子、松子、葡萄干等,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。

or_ueditor_page_break_tag_

《锻炼强身》

俗话说:“冬天动一动,少生一场病;冬天懒一懒,多喝药一碗。”

医素有食补不如气补之说,事实证明,冬季适当参与室外活动,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,补阳光照射不足,冬季起床后用凉水洗手、洗脸,这对身体有益,可

“唤起阳气”增强耐寒抵抗力,对适应环境变化有所帮助,可使心脏跳动加快,呼吸加深,体内新陈代谢加强,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。

简便易行的冬日健身法

1.晨起或睡前叩齿50下左右,舌在口内左右转动各5圈,鼓漱40次左右,分二三次咽津液入丹田。

2.调息入静后,再练吹字功40次左右。

3.吸气时两手经腰后上提至胸前、耸肩,呼气时念吹字(不出声),提肛收腹,脚趾抓地,两手由胸前落至膝,屈膝半蹲。

4.然后,双手攀足,站立或直腿,双手下按足背或抓脚趾,稍停,反复慢做10次左右。

5.再搓腰50-100次,最后倒退走半小时左右。

也可学打太极拳或拍打功、疏通经络功等;或做慢跑、散步、跳绳、球类等到运动项目。但不可运动过量,不宜出大汗,以防感冒。避免在大风、大雾、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。

正如“冬时天地气闭,血气伏藏,人不可作劳汗出,发泄阳气。”

北京斐石律师事务所
上海市龙华律师事务所
上海市森泰律师事务所
上海市申汇律师事务所